编者按:近年来,百色市以开展乡村振兴“红旗乡镇”和“红旗村”争创活动为突破口,通过竞争性创建,全市已评选出首批红旗乡镇25个,连续三年评出3批红旗村1500个,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这些“红旗乡镇”和“红旗村”在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中树立了先进标杆,为了有效激发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抓乡村振兴时有标准、有动力、有效果,更好地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百色市委组织部联合右江日报社全媒体开设《走进百色“红旗乡村”》专栏,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红旗乡镇”和“红旗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迈向乡村振兴之路的风采。
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三冲村海拔1680米,常年云雾缭绕,适宜高山茶叶生长。80后的苗族姑娘陶思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因为贫穷,陶思艺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努力学习走出苗山。但让人意外的是,24年后,学业有成的她,却选择重回家乡。
“那时候也是考虑到父亲年纪高了以后,如果不回来,可能这个茶叶就没有人再跟他一起经营下去了。茶园应该说是我父亲一生的心血,那时候我在南宁工作了一年,就想着还是回到家乡,回来和我父亲一起把他这个事业经营下去。”
1981年,陶思艺的父亲陶德武退伍回到家乡并当选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注意到三冲村海拔较高、土壤肥沃,适宜种植茶叶,1989年,他带领乡亲们在这片山上种下第一批茶树苗,并负责回收进行初加工,增加群众收入。
“从我父亲的角度来讲,他做了有20年,按照他的想法,一样能保证老百姓有收入的,企业一样能生存。但是对我来说,传统农业老百姓收入太单一,企业的收入也很单一,基本每年就是够老百姓有收入,公司能够运转。”
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营销理念的碰撞,让父女俩产生了分歧。
“因为老厂旁边都是居民区,可扩展的面积并不大,我回来以后就跟我爸商量,想要扩建新场区。他觉得已经做了一辈子了,也不知道以后自己还有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折腾那么多事情,那时候也因为扩建新厂区和我父亲有很大的争执。”
陶思艺慢慢说服父亲,不久,新厂区开工了,配套建设的还有茶叶的精深加工车间,让原本久困深山的“高山茶”慢慢有了自己的品牌,取名为“三冲缘”。
“我觉得三冲缘这个品牌就很容易理解,来到我们三冲就是一种缘分,本来茶叶他是一种健康的载体,所以跟茶叶有缘,就跟我们三冲有缘。”
近几年,“三冲缘”茶叶凭借着茶香浓郁、入口甘甜的优势,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大展会,曾经养在“深闺”的“三冲缘”,如今名声鹊起。产业做大了,陶思艺并未忘记父亲出发时的初心,继续带领苗乡群众开荒种茶。高山茶种植面积从回村时的不到3000亩,到现在的4000多亩,带动三冲村及周边的脱贫户在茶厂、茶园获得就业机会。
“从2012年以后从单纯的订单农户,到现在农户参与我们的主要有几种模式,一个是土地流转,第二个是订单农户,第三个是务工就业。现在参与到我们茶叶产业脱贫户有110户左右,每年收益根据每家茶园面积来定,大概有一万到五万不等。”
“因茶闻名,因茶而富”,如今的三冲村漫山遍野的高山茶不仅扮靓乡村振兴底色,更是村民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因此,三冲村获评百色市2019年度“产业兴旺红旗村”、百色市2020年度“产业兴旺红旗村”。
“对于未来,我觉得首先第一个我们还是不忘初心,把我们的茶叶给做好,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喝到我们三冲最纯正的三冲缘茶叶。通过这个产业发展,能够带动我们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把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真正的达到产业兴旺、民族团结。”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记者 刘晓宇、邓俊宇 隆林融媒体中心 黄文健)